回首頁  |  服務信箱  |  搜尋: |  English Version  
 
 帳號
 密碼
 _
 
版本:2.3.10
 
瀏覽人數:00000856
HOME > 文章資訊 > 文章內容
「以人為本的地理資訊應用分享」講座
瀏覽人次:215次

主辦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
時間:2024年10月21日(一)下午 2:00-5:00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第二會議室


無標題文件

113年推動智慧國土專案計畫・多元交流及培力活動

主辦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

執行單位:台灣地理資訊學會

協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講座日期與時間:113 年 10 月 21 日(星期一)下午 2:00-5:00

講座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第二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專題簡介

專題一

智慧公共衛生的未來-運用空間大數據實現精準治理

詹大千研究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精準公共衛生的核心在於適時、適地對特定人群進行早期介入或保護,這並非易事,尤其在空間維度上。而空間資訊是連接風險資訊的關鍵,不僅能支持公部門的決策,有助於民眾進行風險溝通,且須考量民眾的隱私保護。本專題邀請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詹大千研究員,以傳染病監測與控制為例,說明如何整合統計區數據、人流數據及跨部門空間資訊,實現精準公共衛生,同時,這種邏輯可應用於多種政府公共行政場景。希望本專題能激發與會者對空間資訊在智慧治理中的想像。

 

專題二

地理資訊科技在警政與犯罪預防之運用與演進-兼談AI再犯預測技術

黃俊能教授(國立中央警察大學保安警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犯罪預防為社會安全的重要議題。本專題邀請中央警察大學黃俊能教授主講,介紹國內外利用地理資訊科技在警政與犯罪預防之運用與演進,以台灣主要犯罪型態(如毒品犯罪、竊盜犯罪等)為研究範圍,並參考國際運用地理空間智能分析(Geospati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oAI)輔助犯罪風險評估與犯罪視覺化管理等相關文獻,介紹地理資訊結合相關空間環境與社會經濟因子篩選,應用為再犯機率預測之AI分析工具(如Random Forest)及分析模式,以及犯罪區域概況推估等空間分析應用(如犯罪熱區圖),進而輔助及提升法務再犯預防工作效率與增加警方破案率與預防犯罪之效用;此外,亦將探討國內犯罪分析常見之挑戰與地理資料處理上的困境、公開犯罪資料在國內外的不同看法,及可能造成之優劣、影響與衝擊。

 

專題三

GIS與城鄉再生-從以資產為本的社區發展探索公民參與地理資訊系統建置的可能性

張秀慈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暨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社會實踐組組長)

本專題邀請成功大學張秀慈副教授主講,從在地發展的觀點,提出國家地方創生政策可如何應用地理資訊支持城鄉再生的思考。張教授將探討以資產為本的社區發展,強調透過社區既有資源、強項及潛力來進行多面向之資本發展,而非專注於社區的缺乏或問題,與台灣推動社區營造、農村再生、地方創生政策的取徑接近;專題以惡地協作USR之參與為例,分享GIS應用於城鄉再生的經驗與議題,介紹地理資訊在社區資產的調查紀錄、維護管理、以及展現加值等推動實務上,有機會扮演關鍵的平台角色,來協助指認在地特色、促進公民參與、提升地方意識與自明性、積累整合跨部會計畫資源。

 

專題四

公共運輸可及性與公平性分析

閻姿慧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有別於交通建設規劃的地理資訊應用,公共運輸著重於面向大眾的運輸服務,其可及性與公平性為相關政策制定之重點,本專題邀請陽明交通大學的閻姿慧教授,分享如何運用地理資訊進行公共運輸的空間公平性評估。閻教授以大台北地區為研究範圍,針對不同大眾運輸運具進行可及性整合分析,再將公共運輸可及性指標與公平性指標進行交叉分析,藉由地理空間分析針對研究範圍校估公共運輸供給與需求之缺口,並進一步提出相對應之診斷與改善建議與政策建議。

 

報名方式:即日起網路報名至10月17日17:00

報名網址:https://pse.is/6hn7yz

 




= 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