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服務信箱  |  搜尋: |  English Version  
 
 帳號
 密碼
 _
 
版本:2.3.10
 
瀏覽人數:00001871
HOME > 文章資訊 > 文章內容
第十八屆第一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徵文公告
瀏覽人次:1442次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摘要截止日期:中華民國95年03月15日〔星期三〕
審查結果通知:中華民國95年03月27日〔星期一〕
全文截止日期:中華民國95年05月01日〔星期一〕
發表日期:中華民國95年05月27日〔星期六〕
發表會地點: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士林區陽明山華岡路55號)


【徵文公告】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執行單位:中國文化大學 環境設計學院、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所

摘要截止日期 :中華民國95年03月15日〔星期三〕
審查結果通知 :中華民國95年03月27日〔星期一〕
全文截止日期 :中華民國95年05月01日〔星期一〕
發表日期         :中華民國95年05月27日〔星期六〕
發表會地點 :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士林區陽明山華岡路55號)


n       投稿須知

一、     本屆徵稿採線上投稿方式,論文摘要投稿同時須繳交報名費每篇貳仟元整,請以郵政劃撥繳交報名費,帳號00157611,戶名: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劃撥時請於劃撥單背面註明論文題目。論文摘要及報名費繳交狀態,請至學會網站查詢http://www.airoc.org.tw/abstract

二、     本屆徵稿採摘要審查,通過後繳交論文全文。

三、     論文摘要投稿截止日期:中華民國 95 03 15 日〔星期三〕。

四、     投稿論文之第一作者必須是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員。會員未繳會費或者尚未加入會員請於摘要投稿前需完成繳費手續,否則皆無法上傳投稿摘要。

五、     會員以第一作者投稿,以兩篇為上限。

六、     論文摘要報名表請至本會發表會網站登錄填寫;論文全文格式請至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所建置之發表會網頁下載,網址詳見下列通訊聯絡欄。

七、     論文全文請依本會提供之格式完稿(如下載範例),以四或六頁為限,並提供完稿可直接排版印刷之WORD電腦檔案〔檔案大小以10MB為限,超過者請自行壓縮為RARZIP格式,以免檔案太大無法上傳〕。

八、     投稿主題十四:設計作品以A3尺寸,四頁為限,並提供完稿可直接排版印刷之PDF電腦檔案〔檔案大小以10MB為限,超過者請自行壓縮為RARZIP格式,以免檔案太大無法上傳〕。

九、     摘要審查結果將於03 27 日(星期一)前以e-mail通知投稿第一作者,或請直接至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所網站查詢。

十、     未通過論文摘要審查之投稿,請950430日前向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建築學會辦理退費,退費金額壹仟伍佰元(為原報名費扣除摘要審查費、手續費及郵寄等費用)退還第一作者,逾期視同放棄退費。通過論文摘要審查之投稿,因故未繳交論文全文者,一律不予退還報名費。

十一、論文全文截止日期:中華民國950501日〔星期一〕。

十二、論文全文投稿,請將全文〔含圖、表〕稿件,以WORD檔案格式〔檔案大小以10MB為限,超過者請自行壓縮為RARZIP格式,如檔案太大將無法上傳〕,於全文截止日前上傳至發表會線上投稿系統http://www.airoc.org.tw/abstract

十三、執行單位於收到全文後會以e-mail通知原作者,或請直接至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所網站查詢。

十四、參與本屆論文發表會並發表論文者,每篇補助壹仟元交通費。發表時致贈大會手冊(內附全文光碟)一份(僅贈第一作者),並於發表會各場次現場提供部分抽印本。

十五、發表時間及議程表,將會以e-mail另行通知,或請直接至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所網站查詢。

十六、投稿通過後,將視同作者同意授權中華民國建築學會進行數位化、重製等加值流程,並收錄於資料庫、製作、出版、發售,提供使用者檢索、瀏覽、下載、傳輸、列印等服務。論文內容若有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商業宣傳之行為,作者需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n研討會主題 — 永續建築與共生環境
研討成果發表研討會以「建築」相關議題為主,以維護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及增進市容觀瞻等目標,達成「永續建築與共生環境」之理想。研討範圍包含:


一、 總  論-與建築相關的政策、法令、教育、社會。
二、 生態社區-生態社區設計、景觀生態研究、綠建築與生態工法。
三、 安全城鄉-社區防災規劃、都市與建築防災、防災工作實例。
四、 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歷史、建築理論、古蹟保存、風土建築與居民、評估方法與工具。
五、 建築計畫與設計-建築計畫、設計方法、室內設計、福祉建築、集合住宅、設計評論、表現法與工具。
六、 都市與敷地-都市史、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傳統聚落、社區、敷地計畫、景觀建築。
七、 建築物理與環境-建築物理、環境控制、智慧型建築。
八、 工程技術與防災-工程技術、工程材料、建築構造、防災、建築結構、診斷與補強。
九、 建築經濟與產業-建築經濟、土地問題、建築經理、建築系統與管理、不動產。
十、 電腦應用-思考與推理、表現與模擬、人工智慧、決策支援系統、其他。
十一、 環境行為-環境與行為研究、環境心理、性別與空間、空間與安全。
十二、 永續發展-永續都市、永續建築、永續城鄉、都市更新。
十三、 設計作品-都市規劃設計、建築規劃設計、景觀規劃設計、地景規劃設計、室內規劃設計。
十四、 建築診斷 — 建築診斷、地區環境診斷、都市診斷。
十五、 其他。

                                                  通訊聯絡   若有任何疑問請洽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中國文化大學 環境設計學院、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所

一、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地址:110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二段5113樓之3 

電話:02-2735-0338  傳真:02-2739-6917

網站: http://www.airoc.org.tw

二、中國文化大學 環境設計學院、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所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11114)陽明山華岡路55
建築暨都市設計系所

連絡人:黃       TEL(02)2861051141326

                     手機:0926-212-218

       TEL(02)2861051141327

                     手機:0918-656-535   

網站:第十八屆第一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網站

http://www.airoc.org.tw/abstract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所網站

http://adp.pccu.edu.tw/

 

 




= 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