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服務信箱  |  搜尋: |  English Version  
 
 帳號
 密碼
 _
 
版本:2.3.10
 
瀏覽人數:00001841
HOME > 文章資訊 > 文章內容
一、學術活動
瀏覽人次:602次

(一)學術委員會 本會成立初期,一切會務與學術推展均尚在萌芽階段,至第二屆時,各項活動提案經討論後,分配由各理事擔任召集與規劃工作,然進展甚微。 到第三屆時,本會於五十七年八月十八日理事會議中通過成立「學術教育委員會」,由王濟昌、吳讓治、鄭定邦、漢寶德、盧毓駿、黃寶瑜、吳明修等七會員為委員,並由各委員推選王濟昌為召集人。同日並續召開委員會成立會議,經過出席委員討論後,決定將委員會銜稱由「學術教育委員會」改稱「學術委員會」。 第三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後,開始策定本會各項學術發展的推動工作,包括有:擬訂建築學術專題研究實施辦法,每年刊行本會年刊,與報界合作刊登本會會員有關建築方面之文稿等。而其中付諸實施的,則有舉辦對各院校建築系學生作巡迴專題演講,並於六十年三月二十八日會員大會配合舉行學術演講會。 至第四屆時,本會未續設學術委員會,會務多處於停頓狀態,其間曾於六十二年八月十九日舉行歡迎歸國學人之學術座談會。 六十六年七月十六日本會完成第五屆理監事會改選後,於七月十九日理監事聯席會議中決議成立學術委員會,接著於九月十七日理監事聯席會議中通過學術委員會組織簡則,明定學術委員會負責辦理本會學術性之活動,主任委員由張世典擔任,委員共有廿五名,並將委員依照專長興趣分為六組,各組推派召集人一至二人。此時,本會正式開啟有計畫的推展學術活動,擬訂學術活動之年度工作計畫。 六十八年七月間本會完成第六屆改選後,學術委員會由白瑾擔任主任委員,一年後因白瑾主任委員出國,六十九年八月起改由仲澤還出任主任委員。基於上屆辦理學術活動經驗,採取不定期舉辦小型演講、座談會等多樣活動,每年會員大會配合舉行學術活動。 第七屆學術委員會續由仲澤還擔任主任委員,並延續既有的原則來辦理各種學術活動。仲澤還並於第八屆以迄第九屆連續擔任本會總幹事兼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因此自六十九年八月起七十六年三月止,本會長時間維持著穩定的學術活動推展模式,並且各種活動日益頻繁。 本會第十屆於七十六年三月完成改選後,學術委員會由王紀鯤擔任主任委員,此時開始計劃舉辦大型及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擬以研討紀錄來充實學刊稿源,惟七十七年三月王紀鯤主任委員因公事繁忙而請辭,而再由仲澤還重行接下主任委員之職。經由學術委員會與研究發展委員會共同策劃下,規劃創辦學術研究成果發表會活動,於七十七年十一月首度舉行。 第十一屆於七十八年四月完成改選後,學術委員會由黃世孟擔任主任委員,為推動本會學術發表制度,另設建築學報工作小組由林憲德任召集人,論文發表工作小組由陳亮全任召集人。學術委員會委員並依專長分科,及設立建築規劃設計、建築營建技術、電腦繪圖等三個研究小組,各小組設召集人一人。七十九年三月,本會「建築學報」正式創刊出版。 第十二屆學術委員會由黃世孟續任主任委員,本會並於八十年間開始舉辦專題研討會。因黃世孟主任委員當選都市計畫學會理事長,八十二年改由黃定國接任主任委員。 第十三屆學術委員會由賴榮平擔任主任委員,增加各校參與委員,並進一步分設研究小組,建築計畫小組由黃世孟委員召集,建築物理環境控制小組由賴榮平委員召集,建築結構小組由張嘉祥委員召集,建築材料與構造由林慶元委員召集。此時並開始辦理學報傑出論文評選,於八十五年開始授獎。 第十四屆學術委員會由徐明福擔任主任委員,彭雲宏擔任副主任委員,再增加委員人數仍由各校參與,並加以分組及確定負責人,依分科編組及任務編組分派推動工作,委員會議輪流於北、中、南擇地召開,而委員如本職有所異動則予以更換,因此曾更換副主任委員改由施乃中擔任。本屆著手進行全國各大專院校建築相關科系有關課程與教學之現況調查工作,及籌劃辦理建築各分科教學研討會。 【續下頁】




= 回上頁 =